蒋霞  副主任医师

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

消化内科

27 0 1154 79
视频 音频 文章 问答

慢性非萎缩性胃炎,该吃什么药治疗?​

2025/9/17 17:26     阅读:6

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多与 “幽门螺杆菌、胃酸过多、黏膜刺激” 相关,用药以 “对症治疗” 为主,具体如下:​

🦠根除幽门螺杆菌:若检查阳性(70% 以上患者与感染相关),需四联疗法(如雷贝拉唑 20mg + 阿莫西林 1g + 克拉霉素 500mg + 胶体果胶铋 200mg,每天 2 次,疗程 10-14 天),停药 4 周后复查呼气试验,确认是否根除。​

🛡️胃黏膜保护剂:若伴随胃痛、胃胀,可服用铝碳酸镁咀嚼片(每次 1-2 片,每天 3 次,餐后 1-2 小时服),能中和胃酸、保护黏膜;或瑞巴派特片(每次 100mg,每天 3 次,餐后服),促进黏膜修复,适合黏膜有糜烂者。​

🧪抑酸药:若伴随反酸、烧心,可服用奥美拉唑(每次 20mg,每天 1 次,晨起空腹服)或雷贝拉唑(作用更强,适合反酸明显者),疗程 4-8 周,避免长期服用(可能影响胃动力)。​

🚀促动力药:若伴随餐后饱胀、嗳气,可服用莫沙必利(每次 5mg,每天 3 次,饭前服),促进胃肠蠕动,缓解食物滞留,疗程 2-4 周。​

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预后较好,用药同时需调整生活习惯(戒烟戒酒、避免辛辣 / 过烫食物、规律饮食)。若用药 8 周无改善,或伴随黑便、体重下降,需复查胃镜,排除其他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