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红松  副主任医师

中日友好医院

眼科

0 0 1003 21
视频 音频 文章 问答

什么是假性近视

2025/2/17 17:45     阅读:73

假性近视,又称为调节性近视或功能性近视,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近视。它并非由于眼球结构异常导致,而是由于眼睛的调节系统出现暂时性紊乱,使得睫状肌持续收缩,过度调节,导致光线无法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,从而形成模糊的图像。其病因多与长时间用眼、眼部受到过多光刺激、遗传因素等有关,表现为轻度近视,视远处模糊但近处正常,且模糊程度不稳定,休息后可恢复。

对于疑似假性近视的患者,医生会采用散瞳验光的方法。散瞳后,若患者的近视度数消失,视力恢复正常,则可诊断为假性近视。这一方法能够准确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,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。

患者应注意休息,避免长时间用眼,尤其是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。可以通过远眺、做眼保健操等方式来缓解眼部疲劳。遵医嘱使用睫状肌麻痹剂,如硫酸阿托品滴眼液、托吡卡胺滴眼液或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等,能帮助放松睫状肌,缓解眼部紧张状态。中医的针灸、推拿等方法也对假性近视有一定的治疗效果。

在日常生活中,应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,避免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环境下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。合理饮食,多吃富含维生素A、C、E和叶黄素的食物,如胡萝卜、蓝莓等,有益于眼睛健康。定期进行视力检查,及时发现并处理视力问题,也是保护眼睛的重要措施。

假性近视虽然不会造成眼球结构的永久性改变,但若不及时治疗,可能发展为真性近视,影响患者的视力健康。因此,对于假性近视,应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,通过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措施以及良好的日常护理,有效保障患者的视力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