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辉  主任医师

中日友好医院

肛肠外科

0 0 907 0
视频 音频 文章 问答

溃疡性结肠炎有什么表现

2025/8/20 17:46     阅读:60

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,主要累及结肠和直肠黏膜,此类疾病患者常有腹泻、腹痛、里急后重、黏液脓血便、体重下降、发热与贫血等表现。

1、腹泻:肠道黏膜炎症导致水分吸收障碍,患者每日排便次数增多,轻者3-4次,重者可达10次以上。粪便多为糊状或稀水样,混有黏液、脓血,病程较长者可能出现慢性持续性腹泻。

2、腹痛:炎症刺激肠壁神经引发疼痛,部位多位于左下腹或下腹,呈隐痛、胀痛或绞痛。疼痛常伴有便意,排便后肠道内压力减轻,疼痛随之缓解,但病情严重时腹痛可能持续存在。

3、里急后重:直肠黏膜炎症刺激排便感受器,患者总有排便不尽感,频繁前往厕所但每次排便量少,提示病变累及直肠。

4、黏液脓血便:肠道黏膜糜烂、溃疡导致渗出物与血液混合,粪便中可见黏液、脓血。轻者仅在粪便表面附着少量血丝,重者则可出现大量鲜血便,提示病情处于活动期。

5、体重下降:长期腹泻、腹痛导致患者食欲减退,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引发营养不良,进而出现体重逐渐下降。病情严重者可能伴有低蛋白血症、水肿等表现。

6、发热与贫血:活动期炎症反应强烈时,患者可能出现低热,体温在37.5℃-38.5℃。长期便血导致慢性失血,可引发缺铁性贫血,表现为面色苍白、头晕、乏力等症状。

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多样且缺乏特异性,易与其他肠道疾病混淆。出现上述症状时,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、粪便常规及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