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型和 2 型糖尿病可从发病年龄、病因、症状、治疗方式等方面区分,两者本质是胰岛功能状态不同,区分清楚才能针对性治疗,避免误治。
从发病年龄和人群看,1 型糖尿病多在儿童、青少年时期发病,少数成年后发病(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),患者多体型偏瘦;2 型糖尿病多在 40 岁以上发病,尤其肥胖、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高发,患者多超重或肥胖。
从病因和胰岛功能看,1 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异常导致胰岛 β 细胞完全破坏,胰岛素绝对缺乏,无法分泌胰岛素;2 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抵抗(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)或胰岛 β 细胞功能减退,胰岛素相对不足,仍能分泌少量胰岛素。
从症状和治疗看,1 型糖尿病起病急,易出现 “三多一少”(多饮、多食、多尿、体重下降),甚至酮症酸中毒,必须终身注射胰岛素治疗;2 型糖尿病起病隐匿,早期可能无症状,多通过体检发现,治疗可先通过饮食控制、运动,必要时口服降糖药,后期若胰岛功能衰竭,也需注射胰岛素。
通过血糖水平、胰岛素 / C 肽水平检测,能更精准区分两者,确诊后需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,不可自行调整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