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治疗需结合病因干预、症状控制及并发症预防,通过去除病因、药物治疗、血浆置换、中医治疗及日常护理等综合措施改善病情,多数患儿预后良好,但需定期随访监测。
1、去除病因
感染、食物过敏、药物过敏是常见诱因。若明确为链球菌感染,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,若为食物过敏(如牛奶、鸡蛋),需严格回避致敏食物。避免接触花粉、尘螨等环境过敏原,减少复发风险。
2、药物治疗
抗组胺药(如氯雷他定片、盐酸西替利嗪糖浆)可缓解皮肤瘙痒,糖皮质激素(如泼尼松片、甲泼尼龙片)用于控制严重关节痛、腹痛或肾脏损害,免疫抑制剂(如环磷酰胺片、硫唑嘌呤片)适用于激素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病例。需遵医嘱用药,并监测肝肾功能。
3、血浆置换
适用于合并严重肾脏损害或神经系统受累的患儿,通过清除血液中免疫复合物减轻炎症反应,但存在感染、低血压等风险,需在重症监护下进行。
4、中医治疗
中药方剂(如银翘散加减)可辅助疏风清热、凉血止血,针灸(足三里、三阴交等穴位)可调节免疫功能。需由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,避免自行用药。
5、日常护理
急性期卧床休息,减少活动量,饮食以清淡、易消化为主,避免辛辣、刺激性食物,保持皮肤清洁,避免搔抓,定期复查尿常规、血常规,监测肾脏及血液系统受累情况。
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治疗需个体化,早期明确病因并干预是关键。多数患儿通过规范治疗可缓解症状,但需警惕肾脏等脏器并发症。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,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,并定期随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