激光治疗后皮肤出现脱皮现象,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恢复过程,但也可能因护理不当或异常反应引起,需加以辨别。?
激光治疗通过光热作用对皮肤产生影响,无论是用于祛斑、祛痘印还是嫩肤,都会对皮肤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,进而启动皮肤的自我修复机制。治疗后,皮肤表面受损的角质细胞会逐渐失去活性,新生的细胞不断向上推移,代替老化的角质细胞,这就导致原本老化、受损的角质层开始脱落,表现为皮肤脱皮。尤其是剥脱性激光治疗,如二氧化碳激光、铒激光,会直接气化表皮组织,术后出现脱皮的现象更为明显,一般在治疗后3-7天开始出现,持续1-2周。不过,如果在脱皮的同时,皮肤伴有严重的红肿、疼痛、渗液,或者脱皮长时间不缓解甚至加重,那可能是皮肤出现了感染、过敏等异常反应,需要及时就医处理。此外,部分患者在激光治疗后,若没有做好皮肤的保湿和护理,导致皮肤过度干燥,也可能加重脱皮的情况。?
激光治疗后出现脱皮,日常护理需格外注意:
1、避免强行撕扯脱起的皮屑,以免损伤新生的皮肤,引发出血或感染,让皮屑自然脱落即可。
2、加强皮肤的保湿工作,选择温和、具有修复功效的保湿护肤品,如含有透明质酸、神经酰胺成分的产品,帮助皮肤锁住水分,促进修复。
3、严格做好防晒措施,脱皮期间的皮肤较为脆弱,对紫外线的抵御能力下降,容易出现色素沉着,外出时应涂抹防晒霜,配合使用遮阳帽、遮阳伞等。
4、保持皮肤清洁,但要注意清洁力度不宜过大,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,可用清水或温和的洁面产品轻轻清洁。若脱皮过程中出现异常症状,务必及时到医院就诊,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