雾霾天气中的PM2.5、二氧化硫等污染物,会穿透呼吸道屏障,引发气道炎症、肺功能下降甚至增加肺癌风险。此时应尽量减少外出时间、佩戴专业防护口罩、使用空气净化器、多摄入润肺食物、选择室内低强度运动等,保护肺部。
1、减少外出时间:雾霾浓度呈早晚双峰分布,晨间6-8时与傍晚17-19时污染物浓度较午后高40%-60%。特殊人群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,应将户外活动集中在空气质量指数(AQI)低于150的时段,且单次暴露不超过30分钟。
2、佩戴专业防护口罩:KN95/N95口罩对0.3微米颗粒物的过滤效率达95%以上,佩戴时需确保鼻夹处完全贴合面部轮廓。儿童应选择带呼吸阀的专用型号,孕妇避免长时间佩戴可能引发缺氧的密闭型口罩。
3、使用空气净化器:配备HEPA滤网与活性炭层的复合型净化器,可同步去除PM2.5与挥发性有机物。按房间面积每10㎡配置1台CADR值≥300m3/h的设备,滤网每3-6个月更换一次。
4、多摄入润肺食物:银耳多糖能增强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,每日食用50g干银耳炖煮的羹汤,可使痰液黏稠度下降30%。雪梨中的熊果酸具有抗炎作用,建议与百合、川贝同炖,且避免油炸、烧烤类食物,其中的丙烯酰胺会加重氧化应激损伤。
5、选择室内低强度运动:太极拳运动时呼吸频率控制在12-15次/分,较常规运动降低40%,可减少污染物吸入量。配合腹式呼吸训练,吸气时膈肌下降幅度增加2-3cm,能有效提升肺通气效率。
长期暴露于雾霾环境者,建议每半年进行肺功能检测,重点关注FEV1/FVC比值变化。出现持续性干咳、活动后气促等症状时,应及时完善胸部CT与诱导痰细胞学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