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国泳  主任医师

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

内分泌科

0 0 3221 481
视频 音频 文章 问答

什么是药物性肾损害

2025/2/6 17:53     阅读:86

药物性肾损害一般指由于使用药物而导致的肾脏功能或结构损伤。药物进入人体后,大部分需经肾脏代谢排泄,在此过程中部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对肾脏造成毒性作用,影响肾脏正常的滤过、重吸收等功能,危害身体健康。

许多药物都可能引发药物性肾损害。抗生素类中,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,它在体内浓度过高时,会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蓄积,导致肾小管坏死,影响肾脏的重吸收和排泄功能。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,长期或大量使用,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减少肾脏血流灌注,引发急性肾损伤。化疗药物顺铂,也容易导致肾脏损伤,它会损害肾小管,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下降。

药物性肾损害的症状表现多样。轻者可能仅出现轻微的蛋白尿、血尿,不易被察觉。随着病情发展,会出现少尿或无尿,体内的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,导致水肿、高血压等症状。严重时,可发展为急性肾衰竭,危及生命。

诊断时,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,结合肾功能检查,如血肌酐、尿素氮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。尿常规检查若发现蛋白尿、血尿等异常,也有助于诊断。

治疗上,首先要停用可疑药物,避免肾脏进一步受损。对于轻度肾损害,通过多喝水、补液等支持治疗,促进药物排泄,肾脏功能可能逐渐恢复。若出现严重的肾衰竭,可能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,帮助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。在极少数情况下,如肾脏出现不可逆的严重病变,可能需考虑肾移植手术。

药物性肾损害不容忽视,患者在用药时应严格遵医嘱,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滥用药物。一旦出现可疑症状,及时就医,以便早发现、早治疗,最大程度保护肾脏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