淋巴瘤通常分为霍奇金淋巴瘤、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,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又细分为多种亚型,不同类型在病理特征、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。
1、霍奇金淋巴瘤:其显著特征是病理切片中存在里-施(R-S)细胞。根据肿瘤细胞成分和组织结构,可进一步分为结节硬化型、混合细胞型、淋巴细胞消减型和淋巴细胞为主型。结节硬化型较为常见,好发于青年女性,预后相对较好。混合细胞型多见于老年患者,常伴有全身症状。
2、非霍奇金淋巴瘤-惰性淋巴瘤:这类淋巴瘤生长缓慢,病程较长,包括滤泡性淋巴瘤、边缘区淋巴瘤等。滤泡性淋巴瘤主要起源于B细胞,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,仅表现为淋巴结肿大。边缘区淋巴瘤可发生在淋巴结、胃肠道等部位,治疗后易复发,但进展相对缓慢。
3、非霍奇金淋巴瘤-侵袭性淋巴瘤:肿瘤细胞增殖迅速,病情进展快,需尽快治疗。最常见的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,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%,可发生于全身各处淋巴结和结外组织。伯基特淋巴瘤恶性程度极高,多见于儿童和青年,常累及颌骨、腹腔脏器,需高强度化疗。
4、非霍奇金淋巴瘤-高度侵袭性淋巴瘤:如淋巴母细胞淋巴瘤,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,病情发展迅猛,常侵犯骨髓和中枢神经系统,治疗难度大,需采用强烈的化疗方案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。
淋巴瘤类型多样,每种类型的生物学行为、治疗策略和预后各不相同。准确区分淋巴瘤类型,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关键。患者一旦确诊,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分型,以便医生选择有效的治疗手段,提高治疗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