淋巴瘤的确诊通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、影像学检查、实验室检测及病理活检等,其中病理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,多种检查手段共同为诊断提供依据。
1、临床表现评估:医生会首先询问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、不明原因发热、体重下降、夜间盗汗等症状,以及症状持续时间和进展情况,初步判断淋巴瘤的可能性。
2、影像学检查:通过超声、CT、PET-CT等检查观察淋巴结及全身器官受累情况。超声可发现颈部、腋窝等浅表淋巴结肿大。CT和PET-CT能显示纵隔、腹腔等深部淋巴结是否肿大,以及肝、脾、骨髓等器官是否受侵犯,PET-CT还可通过代谢活性判断肿瘤恶性程度。
3、实验室检测:抽血检查血常规、肝肾功能、乳酸脱氢酶(LDH)等指标。淋巴瘤患者可能出现贫血、白细胞或血小板异常,LDH升高常提示肿瘤负荷较大。部分患者还需进行骨髓穿刺或活检,明确骨髓是否受累。
4、病理活检:这是确诊淋巴瘤的关键步骤。对于浅表肿大淋巴结,可直接切除或穿刺获取组织。深部淋巴结或结外病变需在影像学引导下穿刺或通过内镜取活检。病理科医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,并借助免疫组化、基因检测等技术,确定淋巴瘤的具体类型。
淋巴瘤的确诊需综合多种检查结果,其中病理活检是唯一能明确肿瘤类型的方法。若出现持续淋巴结肿大或不明原因全身症状,应及时就医,通过规范检查尽早确诊,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