哺乳期预防乳腺炎通常需做到及时排空乳汁、保持乳房清洁、正确哺乳姿势、避免乳房损伤、增强自身抵抗力等,从哺乳习惯和护理细节入手,降低细菌感染和乳汁淤积风险,保护母婴健康。
1、及时排空乳汁:每次哺乳后用吸奶器吸净剩余乳汁,避免乳汁淤积成块,尤其是夜间哺乳后需彻底排空,防止乳汁长期滞留滋生细菌。涨奶时及时哺乳或吸奶,不要因乳房胀痛减少哺乳次数,淤积严重时可轻柔按摩乳房帮助排乳。
2、保持乳房清洁: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和乳晕,避免使用肥皂等刺激性清洁用品,防止破坏乳头皮肤屏障。哺乳后用干净毛巾擦干乳房,内衣选择纯棉透气材质,每日更换,保持乳房干燥,减少细菌附着机会。
3、正确哺乳姿势:采用摇篮式、侧卧式等舒适姿势,让婴儿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,避免仅含乳头导致乳头皲裂。哺乳时交替使用双侧乳房,每次哺乳时间不超过20分钟,防止单侧乳房过度充盈,减少乳头损伤和感染风险。
4、避免乳房损伤:防止婴儿咬伤乳头,哺乳时注意观察婴儿含乳姿势,乳头出现皲裂时暂停直接哺乳,用吸奶器吸出乳汁喂养,局部涂红霉素软膏促进愈合,愈合后再恢复哺乳,避免破损处细菌入侵引发感染。
5、增强自身抵抗力:哺乳期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过度劳累,饮食均衡摄入蛋白质、维生素,多喝水促进乳汁分泌和代谢。保持心情舒畅,减少焦虑情绪,身体抵抗力增强可降低感染概率,若出现轻微涨痛发热,及时排空乳汁并休息观察,无缓解需就医。
哺乳期预防乳腺炎需以防淤积、防损伤、讲卫生为核心,通过科学哺乳和护理减少风险。出现乳房红肿、疼痛或发热时需及时处理,早期干预可避免炎症加重,保障哺乳顺利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