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尿疼痛可能提示尿路感染、尿道结石、前列腺炎、膀胱炎或性传播疾病,需通过尿常规、B超等检查明确病因,避免延误治疗。
1、尿路感染
伴尿频、尿急、尿色浑浊,尿常规可见白细胞,需用抗生素(如左氧氟沙星)治疗,多饮水促进细菌排出。
2、尿道结石
结石卡在尿道口或膀胱颈部,引发排尿中断、疼痛放射至会阴部,需通过B超确诊,小结石可自行排出。
3、前列腺炎
男性常见,伴会阴部胀痛、尿不尽,前列腺液常规可见白细胞,需用抗生素+α受体阻滞剂治疗。
4、膀胱炎
以排尿终末疼痛为主,伴血尿,膀胱区压痛,需用抗生素(如头孢类)治疗,避免憋尿。
5、性传播疾病
淋病或非淋菌性尿道炎(如衣原体感染),伴尿道分泌物,需通过分泌物培养确诊,伴侣需同步治疗。
排尿疼痛持续超24小时需就医,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,老年人需排查膀胱肿瘤可能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