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石症是内耳椭圆囊斑上的碳酸钙结晶脱落,进入半规管后刺激毛细胞引发的眩晕。可以在医生指导下,通过Epley复位法、管石复位法、翻滚复位法、Semont复位法、机械复位等进行,需根据耳石位置选择。
1、Epley复位法:主要针对后半规管耳石症。患者取坐位,头偏向患侧45°,迅速后仰至头悬床沿,保持30秒后转向健侧90°,再缓慢坐起。每个体位需保持足够时间,利用重力引导耳石移出半规管。
2、管石复位法:适用于水平半规管耳石症。患者坐于床边,头向患侧扭转45°后快速躺下,患耳向下保持1分钟,随后扭转颈部90°使健耳向下,重复动作直至眩晕消失。此法通过多角度体位变化促使耳石回归椭圆囊。
3、翻滚复位法:针对水平半规管嵴顶结石症。患者仰卧后快速向健侧翻转270°,使患耳朝下保持30-60秒,重复动作直至无眼震及眩晕。操作需连贯,避免中途停顿导致耳石移位不全。
4、Semont复位法:适用于后半规管耳石症。患者坐于床边,快速向健侧侧躺使前额着床,保持30秒后迅速转向患侧,后枕部着床再保持30秒。动作需果断,利用惯性促进耳石移动。
5、机械复位:通过专业设备精准定位耳石位置,利用三维旋转系统实现毫米级角度调整。适用于人工复位困难或复杂病例,需在影像引导下完成,可显著提高复位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。
复位后,患者需要静坐观察30分钟,在此期间要避免剧烈甩头、跳跃等动作,防止耳石再次脱落。复位后1-2周内建议复查,确保耳石完全归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