扁桃体化脓一般属于较严重的扁桃体炎表现,多由细菌感染引发,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局部脓肿、全身感染等并发症,需积极干预,但规范治疗后多数可治愈,无需过度恐慌。
扁桃体化脓时,扁桃体表面会出现白色或黄色脓性分泌物,患者常伴有剧烈咽痛、高热、吞咽困难等症状,严重影响进食和休息。局部炎症若持续加重,可能扩散至扁桃体周围组织,形成扁桃体周围脓肿,表现为单侧咽痛加剧、张口困难、颈部肿胀,此时需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才能缓解。
全身性并发症也不容忽视,化脓性扁桃体炎多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,细菌产生的毒素可能进入血液,引发风湿热、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免疫相关疾病,表现为关节疼痛、血尿、蛋白尿等,这些并发症治疗难度较大,且可能影响心脏、肾脏功能。婴幼儿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因感染扩散出现败血症,虽发生率较低,但病情凶险,需紧急治疗。
不过,扁桃体化脓并非无法治愈,及时足量使用抗生素是关键,如青霉素类(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)或头孢类(头孢地尼胶囊)药物,遵医嘱使用,通常用药1-2天后体温可下降,症状逐渐缓解,疗程需10天左右以彻底清除细菌,同时配合解热镇痛药(如布洛芬缓释胶囊)、含漱液(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)等对症治疗,多数患者可顺利康复。
扁桃体化脓相对严重,可能引发局部和全身并发症,但早期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,避免不良后果。出现症状后应及时就医,足量用药,切勿拖延,以防病情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