嗓子哑即声音嘶哑,是声带振动异常或闭合不全导致的发声障碍,本质是声带黏膜、肌肉或神经功能受损所致。通常与用嗓过度、上呼吸道感染、胃酸反流、甲状腺病变、喉部肿瘤等有关。
1、用嗓过度:长时间高声说话、唱歌或咳嗽,会导致声带黏膜充血水肿,甚至形成声带小结或息肉。教师、歌手、销售员等职业人群更易出现,表现为晨起症状轻、用嗓后加重的进行性嘶哑。
2、上呼吸道感染:感冒、流感等病毒侵袭喉部,引发急性喉炎,声带黏膜弥漫性肿胀导致发声困难。儿童因喉部解剖结构特殊,易出现犬吠样咳嗽及吸气性喉鸣,需警惕急性喉梗阻风险。
3、胃酸反流:胃内容物逆流至咽喉部,其中的胃酸和消化酶腐蚀声带黏膜,引发反流性喉炎。患者常伴咽部异物感、频繁清嗓,夜间平卧时症状加重,喉镜检查可见声带后端红斑或溃疡。
4、甲状腺病变:甲状腺肿大或肿瘤压迫喉返神经,导致声带运动障碍。患者声音嘶哑呈持续性,饮水呛咳或吞咽困难提示神经受压严重,超声检查可明确甲状腺形态及血流异常。
5、喉部肿瘤:良性肿瘤如乳头状瘤多见于儿童,表现为进行性声嘶伴喘鸣。恶性肿瘤如喉癌则以长期吸烟者多见,早期为持续性声音改变,晚期可出现呼吸困难、颈部淋巴结肿大。
出现声音嘶哑超过2周未缓解,或伴随吞咽疼痛、呼吸不畅、体重下降等症状时,需立即进行喉镜及影像学检查。儿童突发声嘶伴吸气性凹陷应视为急症,需紧急处理以防止窒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