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国良  副主任医师

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

肿瘤科

91 0 958 17
视频 音频 文章 问答

什么是原位癌

2025/8/11 17:36     阅读:134

原位癌是指癌细胞局限于上皮层内,未突破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浸润或远处转移的早期恶性肿瘤,属于癌症发展的最初始阶段,也被称为0期癌或浸润前癌。其本质是正常上皮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后异常增殖,但尚未获得侵袭和转移能力,是癌症防治中可完全治愈的关键窗口期。

原位癌的病理特征具有明确边界性。显微镜下可见癌细胞排列紊乱、核分裂象增多,但均被基底膜完整包裹,未侵犯下方结缔组织或血管淋巴管。这一特性使其与浸润癌形成本质区别——浸润癌的癌细胞已突破基底膜,可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至全身。原位癌常见于皮肤、乳腺导管、宫颈、支气管、胃肠道黏膜等被覆上皮部位,例如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癌细胞仅局限于导管内,未侵入乳腺间质。

临床诊疗中,原位癌的早期发现至关重要。由于肿瘤体积小且未破坏周围组织,患者常无特异性症状,多通过筛查偶然发现。例如,乳腺钼靶检查可发现微小钙化灶,提示导管内原位癌可能;宫颈细胞学检查(TCT)结合HPV检测能识别宫颈上皮内瘤变(CINⅢ级),即宫颈原位癌。治疗以局部切除为主,如乳腺保乳手术、宫颈锥切术,术后5年生存率接近100%,且无需辅助化疗或放疗。

原位癌是癌症防控的黄金干预点,其可治愈性凸显了早期筛查的价值。随着低剂量螺旋CT、液体活检等技术的普及,更多原位癌得以在无症状阶段被检出。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消除对癌症的过度恐惧,同时强调定期体检的重要性——抓住原位癌阶段的治疗时机,可彻底阻断癌症进展。